陽光能源扭虧為盈,走出連續三年虧損局面
近期,陽光能源控股公司(以下簡稱“陽光能源”)發布正面盈利預告。
預告顯示,陽光能源預期報告年度將錄得未經審核的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金額介乎約為人民幣1.57億元至人民幣2.07億元之間,較去年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約人民幣2.16億元相比為佳并轉虧為盈。
圖片來源:陽光能源公告
1.57-2.07億元的凈利,在其他光伏企業動輒數十億元的凈利表現面前,并不算突出,對于陽光能源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扭轉三年虧損局面
2020-2021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連續兩年保持增長,海外市場也實現了逆勢增長。但光伏玻璃和硅料價格等原材料價格先后大幅上漲,也給光伏企業帶去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尤其是下游企業。
進入2022年后,已有多個企業宣布2021年凈利同比下滑甚至出現虧損。陽光能源的虧損,則要來得“更早一些”。
2018年,陽光能源實現營收40.22億元,同比增加0.57%;歸母凈利潤虧損2.22億元。
2019年,陽光能源實現營收44億元,雖然同比增長10%;但其凈利虧損卻擴大至約3.34億元人民幣。
2020年,陽光能源營收進一步提高至60.52億元,同比增長37%,凈利卻依然虧損近人民幣2.16億元。
直到2021年,陽光能源才走出了連續虧損的困境。對此,陽光能源表示,轉虧為盈乃主要源于集團低成本高效產能,以及有效的規模經濟,致使整體毛利率有所提升,及晶硅片產品市場平均售價上升。
老牌光伏企業的努力和布局
當然,這一切也要得益于陽光能源多年孜孜不倦地努力和高瞻遠矚的布局。
資料顯示,陽光能源2001年就已成立,并于2008年在香港上市,不僅是我國老牌光伏企業,同時也是東北最大國內排名位于前列的集科研、生產、銷售、光伏應用為一體的光伏制造企業。
圖片來源:陽光能源
憑借在高效太陽能電池生產及封裝工藝上的技術優勢,陽光電源曾連續9年成為日本夏普最大OEM組件代工廠,可見其在光伏產業的造詣。
如今,陽光能源已成為光伏行業領先的垂直一體化企業,擁有單晶硅棒年產能3.45GW(建設中16.6GW),單晶硅片年產能2.5GW(建設中12.1GW),組件年產能3.7GW(建設中10.76GW)。產品在中國大陸、日本、德國等全球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都很受歡迎。這才能在2021年實現扭虧為盈。
繼保利協鑫后實現扭虧為盈
當然,陽光能源此前的虧損也跟其在香港上市有關。2010年之前新能源項目多以示范項目為主,尚未實現大規模應用,投資者接受程度較低,因此上市融資較為困難。境外資本則對光伏風電等新能源企業較為追捧,陽光能源選擇在香港上市有利于融資和后續發展。
但在2015年后, 境外資本對光伏風電等新能源企業不再“熱情”,港股及美股上市企業不僅市值被嚴重低估,融資也變得極為困難,導致很多企業錯失了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黃金時間”,很多在港股上市的光伏企業都出現了虧損。
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順風清潔能源、江山控股、保利協鑫等。在2021年硅料價格暴漲背景下,保利協鑫率先宣布已在2021年實現扭虧為盈,陽光能源作為擁有高度垂直一體化能力的老牌企業,也通過自身努力實現了“大逆轉,成為又一扭虧為盈的光伏企業。

圖片新聞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